点击此处关闭窗口

正在与服务器连接,请稍候……

[14] 一年的旅行 5:纽约片断
Jacques 2010-01-11 02:12

纽约,美国,2008.11

工作尘埃落定后觉得身心俱疲,迫不及待的想放放风,便接连订下了纽约和达拉斯两次周末旅行。五年来多在西岸出没,纽约倒还是头一回造访。我收拾背包时故意没带相机,一心彻底解放自己。

1.从旧金山搭Red Eye航班,天刚蒙蒙亮飞机就降落在JFK机场。我揉着名副其实的red eyes,随着零星旅客来到城铁站。初冬的晨风还不至于刺骨,但也需竖起衣领了。漫长的露天站台上空空荡荡,靠楼梯的一端有个大胡子流浪汉推着购物车来来去去。他黑色的外套上满是破洞,露出填在里面的塑料袋,购物车里也只见各色口袋,不知其间还埋着何物。一阵风吹过,卷起他衣角的一只蓝色塑料袋,轻轻的扔到角落里的废纸堆中。车站出口一面是一条与站台平行的街道,此时还少人走动,另一面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。好容易等到城铁,一上车就闻到一股小便和湿烟头的气味,车厢内壁满是涂鸦。经过几个站,上车的不论男女老少,脸上都一式的漠然,眼神里透出不可名状的悲戚,再加上从车门缝钻入的冷风,我感觉是去参加一场葬礼。当时心里仅一个念头,就是盼着早些离开这座城市。

三天之后真要走了,却又恋恋不舍。回想起来,这么一座包罗万象的都市自然拥有形形色色的入口,每个入口都是一种真实。或许纽约只是想在我进入之前提醒我:如果想要这座城市接纳你,你就要先学会包容这座城市。

2.清晨乘电梯登顶帝国大厦,站在86层的楼顶环视四周,北面中央公园里几点褐黄已在暗绿色树顶间散开,南面曼哈顿岛尖端的水泥森林仿佛旧梳子上参差的齿,西面新泽西工厂的烟囱正吐出团团蒸汽,而东面布鲁克林的上方刚涂了一层淡薄的朝霞。趴在栏杆上俯视纵横交错的街道,只见黄色出租车走走停停,忽而拐一个大弯,却听不到一丝喇叭声或刹车声。闭目倾听,风中渗透出模糊起伏的隆隆声,是地铁的声音传到了这里吗?揭去城市的表皮,露出缓缓移动的成百辆地铁,它们的运转周而复始仿佛人体的血液。我眼前闪出早些时候见到的另一壮观场面:世贸中心地铁站的出口处,十余条并行的扶手电梯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西装革履的人们,所有话语都被履带碾碎,淹没在电梯的隆隆声中。两幅画面交叠在一起,整座城市似乎成了个活物,在晨光中苏醒、蠕动、从地面的每一个孔道透出热气来。这时候哈德森河上一声汽笛穿过河面的雾霭传到耳边,仿佛水牛慵懒的叫声。

傍晚坐在时代广场边的咖啡店里等人,座位正临着橱窗。店内橘红色的灯光调的很暗,咖啡的蒸气令眼镜片有些模糊。薄薄的一层橱窗外,刚下班的人们行色匆匆,红色的汽车尾灯在暮色中留下道道划痕,巨大的感恩节广告牌闪烁在半空中——而这一切,都伴着店内的轻摇滚背景乐进行。看得久了,一种不真实感油然而生,就像望着水族箱里的无声世界。我用指甲轻轻触了触橱窗玻璃,不知自己是在箱内还是箱外。

3.Radio City、30 Rock楼下的滑冰场、自然历史博物馆、中央公园里的池塘,每经过一处, The Catcher in The Rye里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。J.D.Salinger的读者真是幸运,几十年之后还能寻到Holden眼中的纽约。

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小说,读完之后,英语对于我才真正成为一种语言,一种用以抒发情感的工具。令人赞叹的是,半个世纪后的今天,美国人的常用口语与书中相差无几,这或许表明Salinger的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语言。故事本身同样经久不衰,此书每年依然卖出50万册,是现代美国男性阅读最多的一本书(其次是Camus的L’Etranger,两本书颇有共通之处)。

一次同一个旧金山高中英语老师聊起这本书,他说Holden就是个spoiled rich kid。在我看来他的话不无道理。Holden是个现实化的小王子,用孩童的简单和固执来观察这个世界,在步入成人世界之前便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无奈,因而倍感孤独。有趣的是,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千万读者都对这种孤独有深深的认同感,也就是说这种孤独不会因为众人拥有而消除,是一种人生注定的孤独。小孩子之所以可爱,童年之所以幸福,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,自己是世界的中心,自我便是宇宙本身——这样一种存在是脆弱的,需要人来保护——这就是成人的角色。成人生活在理性的规则中,其社会角色和责任决定了自我(Ego)的界限,但并不代表他(她)心里不能活着一个Holden。从Catchee转变到Catcher的痛苦,源自目睹自我界限的收缩和与其他众多自我的隔离;而Catcher在接受规则的同时,也获得了作为Catcher的责任和幸福。这些并非简单得失,只是旅途。

Holden Vitamin Cauldfield.

4.在Broadway和Yiming哥、Jackie姐看了话剧Equus,主演Daniel Radcliffe。该剧最大的卖点是“How often can you see Harry Potter naked?”,然而这个卖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话剧本身的价值。这便是艺术同现实的妥协。

Equus讲的是一个心理学案例。开场时心理医生Martin接待了一位母亲,她十五岁的儿子Alan在一个晚上捅瞎了马厩里六匹马的眼睛。接下来在Martin和Alan的独处中,Alan渐渐吐露了事件的真相。Alan从小内向寡言,在海滩与马的一次偶然邂逅后,渐渐对马产生了类似宗教崇拜的狂热。马厩主人的女儿Jill注意到他对马的痴迷,便雇他为马梳理毛发。每个星期三的深夜Alan会悄悄骑着一匹马到野外狂奔,有时在马背上达到高潮。一天晚上,对Alan早有好感的Jill和他在马厩里发生了关系,之后Alan无法忍受马注视他的眼神——在他心里,他的行为是对马的背叛,于是在一阵狂乱中刺瞎了马眼。Equus,正是拉丁文中的“马”。

开场时因为迟到了片刻,我们坐在后排,远观舞台全景;场间休息时,换到On Stage的座位,在舞台的正上方距演员不过两三米。一远一近,相得益彰。剧场的布景极其简洁:圆形舞台上仅有几个洗衣机大小的长方木块,舞台几步之外的半圆形墙壁上开了六扇门,代表马厩的六个小间(马由踏着铁蹄的高个演员扮演)。表演过程中,演员推动木块将其重新组合以代表场景转换,而木块本身也用作椅子和床。没有花哨的布景与后台人员的出现,整部戏显得干净流畅,其“心理”主题也很明确。坐在On Stage的时候,有段戏是心理医生的独白,Radcliffe坐在木块上背对着台下的观众,我见他低头抠木块上的裂缝,不知那时候他是在戏里还是戏外——演了这么多场,他对每条裂缝都应该很熟悉了吧。到Alan和Jill发生关系一幕,两个人皆全裸,而戏自然是假的;随后到了Alan发狂一段,只见哈里波特一丝不挂的在舞台上狂奔、猛踢马厩的门,整个舞台都震的蓬蓬作响。当时感慨小孩儿真是敬业,每礼拜这么折腾三回,有几个人能熬下来?

Equus好在它是讲述而非猎奇,是理解而非评判。Martin在聆听Alan的同时也不断反思:难道自己便比Alan“正常”了吗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看别人也永远是冰山一角。重要的不是标签,而是沟通与宽容。

印象最深的一段独白(Martin):What light can guide us, like our fathers guide the children, through this darkness?What a light!What a darkness!

5.一个上午和Jackie姐逛MOMA,正赶上梵高画展,三个月内第二次见到了包括Potato Eater在内的几幅画,确是有缘。MOMA是个神奇的地方,有着与Metropolitan全然不同的气质。古典艺术多为封闭的空间,观者由外向里探视,其身份是崇拜者或欣赏者;而艺术越到现代就越开放,观者渐渐被包括在艺术品中,成为参与者,需要张开的不仅仅是眼,还有心。也正因为这种开放性,不同的人会获取不同的信息;进入作品的方式不是研究,而是契合。每次逛现代艺术博物馆,总能有那么几个不期而至的“Click”,便是收获。

和Jackie姐看了会儿油画,两个人不同的性子便显露无遗:她习惯刨根问底,搞不清楚心里便隐隐不安,而我比较随性,有时反而喜欢留点神秘感。因此她常能留意到我错过的细节,而我更容易把握“拓扑”的印象。

中午在中央公园西南角的Jean Georges吃饭,吃到一道极好的三文鱼:新鲜的Salmon Fillet不知用什么方法略微炮制过,鲜滑柔嫩又不至于全生,上菜时两侧各浇上薄荷奶和一种绿色调味汁(大概是Dill),让我感叹三文鱼居然能做出这种口感。最赞的是一道前菜Tuna Ribon Brulée:小瓣的鳄梨(Avacado)拼成圆底,往上是细小的生金枪鱼切条(Tuna Ribon),顶上置一只雕花的小红萝卜(Horse Radish),再浇上ginger marinade调味。生金枪鱼肉质本就细嫩,辅以更加细腻润滑的鳄梨,两者水乳胶融,这时微辣的脆萝卜片kick in,仿佛舒缓乐曲中突现一个高音声部,最后由掺了橄榄油和醋的ginger marinade压掉鱼腥、将三种质感归于一处。这道菜配的确实精彩。

6.告别纽约后取道波士顿回旧金山。城铁在波士顿市内缓行时路过一间大学,门上写着:Northeastern University——东北大学!我当时又惊又喜。03年到美国后,没多久就收到东北大学的校友信,可我从没有申请过东北大学,甚至连它在哪儿都不知道。后来无论我搬到哪儿,东北大学的校友信就神通广大的跟到哪儿,只得稀里糊涂的当了5年校友。此时得见,虽只匆匆一面,却终于无愧“校友”的称呼。


5条评论:

◇ 锦绣 2010-01-11 22:19 #5
我也是看到东北大学就喷饭了!
我觉得MOMA比Met要更令人回味无穷的欣赏。Met是一个暴发户的心思,MOMA则是十分尊重艺术的,也很真诚。

◇ Jacques 2010-01-11 19:52 #4
冰河:精彩的不是裸奔戏,那只是一个噱头

ff:yiming还在city,而且当爹了

◇ ff 2010-01-11 11:55 #3
Jean Georges New York,不愧是three star Michelin哦
yiming还在纽约么?

◇ flyingring 2010-01-11 11:11 #2
等会再来细看,东北大学太搞了!

◇ 冰河 2010-01-11 08:00 #1
写得真好,你的文字画面感很强,这需要有一颗敏锐的心。而且对于各种五光十色的筛选与包容,总是能用相对明朗的色彩来表达,对于独自在国外很久的人来说殊为不易,敬一个。若我在国外那么长时间,恐怕很难有你那般平和。
话说,我在LA坐地铁的时候,有一刻也有类似你初到纽约的感受,走的时候也是类似。
不过关于戏剧和美术,这方面我感觉不多,可能和从小欣赏国画、京剧过多有关,虽然本质上应该接近,但内里的气质不同使得我对西洋美术和戏剧缺少共鸣。恕我恶俗一下:哈利波特的裸奔戏有那么精彩么?另外:我看美术作品的风格和你类似,重势不重实,这一点可以握握手。
唯有西方美食,被拉条子和羊肉串惯坏了的肚子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。那些细微的美妙感受,在我这里完全没有共鸣。倒是用来做类比的音乐很得我心。

添加评论:

称呼: 邮箱(选填):
个人空间(选填):
留言:

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:
*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,不会公开显示。    记住我

本博客最新日志:

本博客最新评论: